注意事项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运而生的“网上购物”越来越被大众接受,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购物方式。由于跟钱袋子密切相关,在享受方便的**乐趣时,保证网上支付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确保网上资金安全,你真的做足保护工作了吗?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网上支付比较常见的几大误区:
1、一个密码走天下,密码好记就OK:
描述:一些网友把所有的账号和密码都设置为一样,并且喜欢用生日、身份证号码等数字作为账号密码。
这样的密码极易被“**者”破解,任意一次的资料泄露都极有可能导致用户所有账户链失去安全保障。
支招:为网上支付帐号设置单独的密码,使用“数字+字母+符号”组合的高安全级别的密码。像是支付宝有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两个密码,必须设置成不同。
2、账号、密码存电脑,方便记:
描述:有的网友喜欢把账号密码保存在电脑某个文件中。
若电脑处于联网状态,就有可能被木马侵害,账号密码也可能泄露。
支招:账户与密码不要保存于联网的电脑中,对于一些不熟悉的网站,填写信息要谨慎。
3、卖家提供的链接不会有问题
描述:有的网友**时轻信卖家,不假思索地就点击了卖家发送的不明链接。
卖家发送的链接有可能是个木马网站,随意进入可能会遭木马攻击,从而泄露支付账号和密码。
支招:登录正确的网址,按照购物流程直接在平台内购买、支付,不要轻易点击卖家发送的不明链接。
4、账号“裸奔”最方便
描述:部分网友认为**图的就是方便快捷,使用数字证书、宝令太麻烦,而且安装也麻烦。
其实没有一些安全产品的保护,账号是很容易被“入侵”的。
支招:使用数字证书、宝令、支付盾等能帮助提升账户的安全等级的安全产品。安装了这些安全产品,用户即使被盗,盗用者在没有证书、支付盾或宝令的情况下也无法*作资金,用户从而可以避免资金损失。
支付宝的数字证书可以免费安装,步骤很简易,在不同电脑上使用时,通过**校验码的方式重新安装或删除也很方便。
绑定**,使用**动态口令。支付宝等**支付账户都支持绑定**,并支持设定**动态口令。用户可以设定当单笔支付额度或者每日支付累计额度超过一定金额时就需要进行**动态口令校验,从而增强资金的安全性。
5、用网银付款更安全
描述:部分网友觉得使用网银*作,有了U盾等硬件在手里,交易就一定是安全的。事实上很多木马钓鱼都是针对从第三方支付平台跳转到网银页面的中间步骤进行欺诈作案。
支招:由于木马钓鱼的存在,支付平台向网银跳转的过程很容易被利用。网上支付除了自己做足安全保障,支付平台的安全保障承诺也很重要。
推荐大家更多使用支付宝快捷支付付款。由于付款*作统一在支付宝平**成,无需跳转,可以有效封杀钓鱼者利用页面跳转进行钓鱼欺诈的空间。用户只要是通过快捷支付进行的付款*作,即可享受全额赔付保障,遭遇欺诈等资金损失,支付宝都会全额赔付。
网上银行对于同种银行,不用地域之间可以进行相关业务关联、减少业务所需的手续费用。
安全问题
尽管网上支付发展普遍被人看好,但暴露出来的一些网上安全问题仍然使网上支付蒙上了阴影。
美国《电脑安全威胁报告》显示,美国制造的恶意电脑攻击数量远超过其它任何一个**。由于**团伙之间激烈的竞争,被盗金融信息的售价也在日益下跌。
不安全的根源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不法之徒十分猖獗,他们盯上了互联网,通过设立仿冒网站、发送伪造电子邮件甚至利用电脑**等手段,骗取用户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
**钓鱼
“**钓鱼”是出现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方式,顾名思义,就是骗子利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诱饵,来骗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从而坐收渔翁之利。通常骗子都是利用向别人发送**邮件,将受害者引导到一个假的网站,这个假网站会做得与某些电子银行网站一模一样,粗心的用户往往会将自己的账户和密码乖乖送到骗子那里。
鸡尾酒钓鱼术
**“鸡尾酒钓鱼术”更让人防不胜防。与使用仿冒站点和假链接行骗的“**钓鱼”不同,“鸡尾酒钓鱼术”直接利用真的银行站点行骗,即使是有经验的用户也可能会陷入骗子的陷阱。据光华反**中心的专家介绍,“鸡尾酒钓鱼术”是通过用户点击邮件中包含这种技术的链接触发。当用户点击邮件中的链接以后,的确能登录网上银行的正常站点,但是骗子的恶意代码会让网上银行的站点上出现一个类似登录框的弹出窗口,毫无戒心的用户往往会在这里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而这些信息就会通过电脑**发送到骗子指定的邮箱中。
由于骗子利用了客户端技术,银行方面也很难发现自己的站点有异常。
1用户端信息失窃、
2服务端系统漏洞
3用户遭遇钓鱼网站
4交易欺诈
5客户端被劫持
防范措施如下:
首先,要加强**安全监管机构、支付企业、安全厂商等产业链环节的合作力度,加强风险防控的同时加大对**支付**活动的打击力度;
其次,支付企业应加强自身风险防控能力,避免出现重市场轻风险的情况,切实保证资金安全和交易合规;
第三,对于用户而言,要提高风险意识,重视个人信息保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网上支付安全隐患\\x0d\\x0a网上支付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你也许通过某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转账、支付交易保证金,或是通过一些专业的网上支付服务商(如“支付宝”)进行过网上购物**支付。
所有这些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支付方式都是网上支付。
\\x0d\\x0a网上支付受欢迎程度并不一致。一方面,很多人感受到互联网支付的快捷和方便,从而对网上支付情有独钟,他们觉得网上支付可以明显减少到银行的往来奔波之苦、可以免除排队的烦劳;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对网上支付退避三舍,不敢轻易尝试网上支付。经调查分析,不同人群对待网上支付的不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网上支付安全担心程度不同所致。\\x0d\\x0a也就是说,对于后者,他们觉得网上支付需要更好的安全保障。
从目前网上支付的发展水平和出现的网上支付案例来看,现行的网上支付安全技术和手段已经比较成熟,绝大部分网上支付安全事件更多的是由于支付者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所致。\\x0d\\x0a哪里存在安全隐患?\\x0d\\x0a人们对任何事物关注点与该事物发展阶段变化而变化。在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风险点发生变化,**对此的关注点可能发生变化。
对于网上支付,当前的主流方式是通过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借记卡和支付卡等)这种支付工具,通过浏览器输入必要的支付认证信息,经发卡行认证授权后扣款完成**支付。现阶段的支付风险主要存在于:\\x0d\\x0a●支付密码泄漏。一旦攻击者通过某种方式得到支付密码,可以轻易地冒充持卡人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给持卡人带来损失。
这是人们对网上支付安全的主要担心所在。\\x0d\\x0a●支付数据被篡改。在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情况下,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互联网传输中的支付数据。
譬如,攻击者可以修改付款银行**、修改支付金额、修改收款人账号等,达到谋利目的并制造互联网支付事件。\\x0d\\x0a●否认支付。网上支付是一个通过商业银行提供的网上结算服务将资金从付款人账户划拨到收款人账户的过程。对于资金划出*作,若付款人否认发出资金划出指令,商业银行将处于被动局面;对于资金划入*作,若商业银行否认资金划入*作,收款人将处于不利境地。
\\x0d\\x0a如何减少支付风险?\\x0d\\x0a降低风险需要根据风险点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我们先来看看怎样“看护”好我们的支付密码。攻击者通常用哪些手段得到得到支付密码呢?\\x0d\\x0a●骗取手段。攻击者可以采用“钓鱼”方式达到目的。
具体方式有假冒网站、虚假短信(邮件)。这些网站页面、短信或邮件是他们的“诱饵”。不能识别这些**手段的持卡人容易被攻击者诱骗,乖乖地向其泄漏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密码。\\x0d\\x0a●支付终端截取。
攻击者可以在持卡人电脑上发布恶意软件(如木马软件)。这些软件能在持卡人输入支付密码时悄无声息地捕获,并偷偷地发送出去。\\x0d\\x0a●**截获。
攻击者在支付终端和其它**设备等节点通过智能识别和密钥破解手段得到支付密码。\\x0d\\x0a●暴力攻击。当前很多发卡行采用6位数字密码方式。
借助于具有强大运算能力的计算机,攻击者可以采用密码词典(密码词典包含了0-9数字不同字长的各种数字串组合)方式逐个试探。\\x0d\\x0a●其它途径获取。攻击者趁持卡人不注意,在银行柜台、ATM或POS终端记下持卡人的支付密码。\\x0d\\x0a支付密码泄漏是网上支付**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这些攻击手段可以看出,我们首先要具有安全意识和基本防范技能。持卡人应注意:\\x0d\\x0a识别假冒网站。持卡人需要确认支付页面网站域名的真伪。
因此,持卡人不妨选择一家商业银行或支付平台作为常用的支付服务商,熟悉其域名,并在支付*作时细心即可。有些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或支付平台提供了持卡人“预留信息”方式,可以帮助持卡人识别假网站。\\x0d\\x0a虚假短信(邮件)相对假冒网站而言更易于识别。持卡人在收到任何与银行卡、支付有关的短信后,应确认短信发送者的真实身份或短信内容。
\\x0d\\x0a密码保护还需要持卡人注意不要设置简单的密码。如不要采用类似“123456”的简单数字组合、自己或亲人的生日信息、电话号码。此外,还注意支付终端的安全性,如不要在公用网吧进行网上支付、在支付终端上安装反**、反木马软件。
同时,还要注意在其它场所支付输入密码时不轻易为他人偷窥、摄像等,不要将密码记录在被人容易看到的纸片上。\\x0d\\x0a支付密码能轻易为攻击者骗取、窃取或破解,更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支付密码本身缺乏一定的防攻击、防窃�。
1)经济波动的风险电子支付系统面临着与传统金融活动同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同时由于它具有信息化、国际化、**化、无形化的特点,电子支付所面临的风险扩散更快、危害性更大。
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风险,很容易通过**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从而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2)电子支付系统的风险首先是软硬件系统风险。从整体看,电子支付的业务*作和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软件系统完成。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和管理中的缺陷或问题成为电子支付运行的最为重要的系统风险。在与客户的信息传输中,如果该系统与客户终端的软件互不兼容或出现故障,就存在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
此外,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形成系统风险。根据对发达**不同行业的调查,电脑系统停机等因素对不同行业造成的损失各不相同。其中,对金融业的影响**。
发达**零售和金融业的经营服务已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系统的平衡、可靠和安全运行成为电子支付各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其次是外部支持风险。
由于**技术的高度知识化和专业性,又出于对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金融机构往往要依赖外部市场的服务支持来解决内部的技术或管理难题,如聘请金融机构之外的专家来支持或直接*作各种网上业务活动。这种做法适应了电子支付发展的要求,但也使自身暴露在可能出现的*作风险之中,外部的技术支持者可能并不具备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足够能力,也可能因为自身的财务困难而终止提供服务,可能对金融机构造成威胁。在所有的系统风险中,**有技术性的系统风险是电子支付信息技术选择的失误。
当各种网上业务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不同的信息技术公司大力推举各自的方案,系统兼容性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选择错误将不利于系统与**的有效连接,还会造成巨大的技术机会损失,甚至蒙受巨大的商业机会损失。(3)交易风险电子支付主要是服务于电子商务的需要,而电子商务在**上的交易由于交易制度设计的缺陷、技术路线设计的缺陷、技术安全缺陷等因素,可能导致交易中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电子商务活动及其相关电子支付独有的风险,它不仅可能局限于交易各方、支付的各方,而且可能导致整个支付系统的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