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是指姐妹的儿子。
通常所说的外甥一般指本人的姐妹之子,具体根据与姐妹的具体血缘远近(亲/堂/表等),外甥也有亲外甥、堂外甥、表外甥之分。
外甥视角中,对应的则是舅舅&舅母,或姨妈/姨父。
相关习俗
南方某些地区,新娘出嫁日舅舅的职责大于父母,从新娘出门之时起,就必须由舅舅抱着出门,一直抱上轿(现今一般为上婚车),并且在舅舅的陪同下进入男方家,必须把舅舅安置坐上席。结婚当日,女方的父母不出席男方的婚宴,女方父母在当天婚宴的职责由舅舅代为行使。
在北方一些地方,新娘出嫁日舅舅的职责很是重大,主要就是陪媒人和男方家的去亲人;而在新娘出门是由哥哥抱着出门直到上轿(婚车)。
甥壻的解释
(1). 外甥 和 女婿 。 《北史·恩幸传·抱嶷》 :“天性酷薄,虽弟侄甥壻,略无存润。
” (2). 外甥女 婿。
《 儒林 外史》 第二十回:“家 老爷 有一外甥女,是家老爷 夫人 自小抚养大的,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现在署中,家老爷意欲招 匡爷 为甥壻。”
词语分解
甥的解释 甥 ē 〔外甥〕姐妹的 儿子 ,简作“甥”,如“甥舅”。 〔外甥女〕姐妹的女儿,简作“甥女”。 部首 :生; 壻的解释 壻 ù 古同“婿”。
部首:士。
基本释义:
1.姐妹的儿子
2.外孙
一,外甥:wài sheng
二,详细释义:姐或妺的儿子。某些地区亦称外孙为外甥。
三,出自:《后汉书·种暠传》:“时 河南 尹 田歆 外甥 王谌 ,名知人。
” 唐 杜甫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诗:“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 徐庶 高交友, 刘牢 出外甥。”《儒林外史》第五回:“舍妹殁了,你若另娶一人,磨害*了我的外甥,老伯老伯母在天不安,就是先父母也不安了。”按,亦作外生。
参见“ 外甥女 ”。
四,例句:
1.他说,‘我是说外甥,孩子。’
2. 别戏弄新来的小伙子啊,他是我外甥。
3. 我的外甥乔治有一个存钱罐,可里面老是空空如也。
1、甥:通常是指外甥,是姐姐或妹妹的儿子。舅谓姊妹之子曰甥。
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傍作生也。――《释名》 2、外甥有以下意思: (1)甥子。姊妹嫁给姊兄、妹弟,其子为甥子,但不同姓,所以称外甥。 (2)夫甥。
老公又叫外子,姑子为外姊妹,老公的甥子所以叫外甥子。又叫夫甥,婆家甥子。
(3)妻甥。古代女子称姊妹之子为甥子,所以跟着老婆叫,老婆怎样叫自己就怎样叫。